耐火极限测试是通过模拟火灾环境,测定建筑构件(如防火墙、防火门、钢结构防火涂料等)在一定时间内抵抗火焰穿透、热量传递及结构坍塌的能力的核心测试方法。
一、概述
耐火极限测试是通过模拟火灾环境,测定建筑构件(如防火墙、防火门、钢结构防火涂料等)在一定时间内抵抗火焰穿透、热量传递及结构坍塌的能力的核心测试方法。其核心目标是验证建筑构件的防火性能,确保其在火灾中为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争取关键时间。
检测意义:
1. 生命安全:保障建筑构件在火灾中的稳定性与完整性;
2. 法规合规:满足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(GB 50016)及国际防火标准;
3. 设计优化:通过测试数据选择或改进防火材料与构造。
二、检测标准与规范
1. 国内标准
· 《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》(GB/T 9978-2008):
o 定义耐火极限判定条件(完整性、隔热性、承重性);
o 明确升温曲线(ISO 834标准火)。
· 《钢结构防火涂料》(GB 14907-2018):
o 测试涂层耐火极限(如厚型涂料≥3小时,薄型≥2小时)。
2. 国际标准
· ISO 834-1:1999:建筑构件耐火试验通用方法;
· ASTM E119-22:建筑构造与材料耐火试验标准;
· EN 1363-1:2020:耐火试验通用程序(欧洲标准)。
3. 典型耐火极限要求
构件类型 | 耐火极限(h) | 适用场景 |
防火墙(非承重) | ≥3 | 高层建筑防火分区 |
防火门(甲级) | ≥1.5 | 疏散通道 |
钢柱(无防火保护) | <0.5 | 需涂防火涂料至≥2小时 |
三、检测设备与技术
1. 核心设备
· 耐火试验炉:
o 炉体结构:耐高温耐火砖或陶瓷纤维内衬,温度范围20-1350℃;
o 控温系统:按ISO 834标准升温曲线控制(T=345×log(8t+1)+20,t为时间/min);
o 燃烧器:燃气(丙烷/天然气)或燃油供火,热释放速率≥1 MW/m²。
· 数据采集系统:
o 热电偶:测量试件受火面与背火面温度(精度±1℃);
o 变形测量仪:激光或机械式,监测构件变形量(精度±0.1 mm);
o 热流计:记录热辐射通量(量程0-50 kW/m²)。
2. 辅助设备
· 烟气分析仪:检测燃烧产物(CO、CO₂浓度);
· 压力控制系统:维持炉内微正压(≥20 Pa),模拟火灾气流;
· 试样固定装置:模拟实际安装条件(如防火门需安装门框并闭合)。
四、检测流程
1. 试样制备
· 尺寸要求:
o 墙体/楼板:≥3 m×3 m(实际尺寸或缩尺模型);
o 防火门:实际尺寸安装(含五金件)。
· 环境调节:试样在23±2℃、50±5%湿度下平衡48小时。
2. 测试实施
· 升温阶段:
0. 点火后按ISO 834曲线升温(例如30分钟炉温达845℃);
1. 持续监测炉温与试件温度(背火面温升≤140℃或单点≤180℃为隔热性合格)。
· 性能判定:
0. 完整性(E):试件背火面无火焰或烟气穿透(棉垫点燃试验);
1. 隔热性(I):背火面平均温升≤140℃,单点≤180℃;
2. 承重性(R):承重构件变形量≤L/30(L为跨度)且无垮塌。
3. 终止条件:
· 任一判定条件失效(如试件垮塌或棉垫点燃);
· 达到设计耐火极限时间(如2小时)。
4. 数据分析与报告:
· 输出温度-时间曲线、变形数据、失效模式;
· 示例结论:“防火墙试件耐火极限3.2小时(E/I/R均达标),判定合格”。
五、费用与周期
1. 费用构成
· 常规测试:
构件类型 | 单价(万元) |
防火墙/楼板 | 3-8 |
防火门(单扇) | 2-5 |
钢结构防火涂料(试件) | 1-3 |
· 特殊测试:
o 异形结构(如中庭防火玻璃幕墙):8-15;
o 附加项目(如烟气毒性分析):+0.5-1。
2. 检测周期
· 标准测试:2-4周(含试样制备、测试、报告);
· 加急服务:可缩短至1-2周(费用+30-50%)。
六、实际应用
1. 高层建筑防火分区优化
· 案例:某超高层综合体防火墙耐火测试仅2.5小时(设计要求3小时),通过增加硅酸钙板厚度至25 mm,复测达3.5小时,满足规范。
2. 地铁隧道防火保护
· 案例:地铁隧道混凝土衬砌耐火测试0.8小时失效,喷涂厚型防火涂料(25 mm)后提升至2小时,通过EN 1363-1认证。
3. 工业厂房钢构防火
· 案例:某化工厂钢梁涂覆膨胀型防火涂料(厚度1 mm),耐火测试1.2小时(目标2小时),改用厚型涂料(30 mm)后达标,避免结构加固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