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妆品检测是对护肤、彩妆、洗护等产品的安全性、合规性及功效性进行的系统性验证,旨在确保产品符合法规要求、消费者健康安全及宣称功效的真实性。
一、概述
化妆品检测是对护肤、彩妆、洗护等产品的安全性、合规性及功效性进行的系统性验证,旨在确保产品符合法规要求、消费者健康安全及宣称功效的真实性。
核心检测目标:
1. 安全性:检测有害成分(重金属、微生物、致敏原)。
2. 合规性:验证禁用/限用物质(防腐剂、激素、防晒剂)符合标准(如中国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》)。
3. 功效性:验证保湿、防晒、抗皱等宣称功效。
检测对象分类:
· 护肤品:面霜、精华液(检测重金属、微生物、pH值)。
· 彩妆:口红、粉底(检测铅、砷、着色剂合规性)。
· 洗护产品:洗发水、沐浴露(检测二噁烷、甲醛释放体)。
· 特殊用途化妆品:防晒霜(SPF值测试)、染发剂(苯二胺类检测)。
二、检测标准
标准类型 | 标准名称 | 核心内容 |
国际标准 | EU Regulation (EC) No 1223/2009 | 欧盟化妆品全成分标识及禁用/限用物质清单 |
| FDA 21 CFR Part 701 | 美国化妆品标签及成分安全性要求 |
| ISO 22716:2007 | 化妆品微生物质量控制指南 |
国内标准 | 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》2022版 | 重金属(铅≤10 mg/kg)、微生物限值等 |
| GB/T 35914-2018 | 化妆品中防腐剂检测方法(HPLC法) |
行业规范 | 《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》2021年 | 防晒、保湿等功效测试方法要求 |
三、检测设备
检测项目 | 设备/试剂 | 应用示例 |
理化指标 | pH计、黏度计 | 检测产品pH值(3.5-8.5)、流动性 |
有害物质检测 |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(ICP-MS) | 重金属(铅、砷、镉)分析(检出限≤0.1 mg/kg) |
| 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仪(GC-MS) | 塑化剂(邻苯二甲酸酯)、二噁烷检测 |
微生物检测 | 微生物培养箱、PCR仪 | 菌落总数、耐热大肠菌群(≤100 CFU/g) |
功效性测试 | 人工皮肤模型、SPF测试仪 | 防晒指数(SPF)、保湿率测定 |
稳定性测试 | 恒温恒湿箱、离心机 | 高温/低温储存后分层、变色评估 |
四、检测流程
1. 样品前处理
· 理化检测:直接取样(如pH值、黏度测试)。
· 重金属检测:微波消解(硝酸+过氧化氢)后ICP-MS分析。
· 微生物检测:无菌均质化,接种平板(如TSA培养基)。
2. 关键检测步骤
· 防腐剂检测(如尼泊金酯类):
o HPLC法:C18色谱柱,流动相为甲醇-水,紫外检测器(λ=254 nm)。
· 防晒功效测试:
o 体外SPF测定: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模拟人体皮肤透射率。
· 致敏原筛查(如MIT/CMIT):
o LC-MS/MS法:多反应监测(MRM模式),检出限≤5 mg/kg。
3. 数据分析与报告
· 对比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》限值(如甲醛≤2000 mg/kg)。
· 功效性报告需标注测试方法(如人体试验、体外试验)。
五、费用与周期
1. 费用范围
· 常规理化检测(pH、黏度):300-800元/项。
· 重金属检测(铅、砷、汞):800-1500元/项。
· 微生物检测(菌落总数+致病菌):1000-2000元/样。
· 防晒SPF测试:5000-10000元/样(含人体试验)。
2. 测试周期
· 理化与微生物检测:5-7个工作日。
· 功效性测试:2-4周(如人体试用观察期)。
· 加急服务:支付50%-100%加急费可缩短30%-50%时间。
3. 成本影响因素:
· 检测项目数量(多指标套餐费用更低)。
· 样品基质复杂度(如油性产品需特殊前处理)。
六、实际应用
1. 护肤品安全监测
· 面膜重金属检测:ICP-MS法验证铅≤10 mg/kg(《技术规范》)。
· 微生物控制:确保菌落总数≤1000 CFU/g(膏霜类产品)。
2. 彩妆合规性验证
· 口红中着色剂检测:HPLC法验证是否使用禁用染料(如CI 45430)。
· 粉底中石棉筛查:偏光显微镜观察(中国禁用于化妆品)。
3. 洗护产品风险管控
· 二噁烷残留:GC-MS检测(≤30 mg/kg,欧盟SCCS建议)。
· 甲醛释放体(如DMDM乙内酰脲):LC-MS/MS检测(限值≤0.2%)。
4. 特殊用途化妆品监管
· 染发剂苯二胺类(PPD):HPLC定量(≤2%,《技术规范》)。
· 防晒霜SPF值:人体试验法验证标签标注(如SPF50+)。
七、注意事项
1. 样品保存条件:
· 微生物检测样品需4℃保存并48小时内送检。
· 光敏性成分(如维C)需避光保存。
2. 交叉污染防控:
· 检测重金属与微生物的实验室需分区操作。
3. 法规动态跟踪:
· 关注《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》修订及新增禁用物质清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