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概述
中药检测是对中药材、饮片、中成药及提取物的安全性、有效性及质量可控性进行系统性分析的过程,涵盖化学成分、重金属及农残、微生物、真伪鉴别及炮制工艺验证等维度。
核心检测目标:
1. 质量控制:确保中药有效成分(如黄芩苷、人参皂苷)含量达标,有害物质(黄曲霉毒素、重金属)符合限值。
2. 真伪鉴别:通过DNA条形码、显微鉴别等技术区分正品与伪品(如川贝母与平贝母)。
3. 工艺验证:优化炮制、提取工艺(如蒸制时间对何首乌蒽醌含量的影响)。
检测对象分类:
· 中药材:植物药(如黄芪、甘草)、动物药(如麝香、鹿茸)、矿物药(如朱砂、雄黄)。
· 饮片:炮制品(如酒大黄、醋延胡索)。
· 中成药:丸剂、片剂、注射剂(如丹参滴丸、双黄连注射液)。
二、检测标准
检测类别 | 国内标准 | 国际参考标准 | 核心限值示例 |
有效成分 | 《中国药典》2020版(如黄芩苷≥9.0%) | WHO《草药质量标准》 | 人参皂苷Rg1+Re≥0.30%(西洋参) |
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| GB 2762-2022(食品安全国家标准) | USP <232>(元素杂质) | 铅≤5 ppm,镉≤0.3 ppm,砷≤2 ppm |
农药残留 | 《中国药典》2341通则(55种农残) | 欧盟药典(EP)(多残留检测) | 总六六六≤0.2 mg/kg,滴滴涕≤0.2 mg/kg |
真菌毒素 | 《中国药典》2351通则 | FDA Guidance for Industry | 黄曲霉毒素B1≤5 μg/kg,总黄曲霉毒素≤10 μg/kg |
微生物限度 | 《中国药典》1107通则 | USP <61>(微生物限度) | 需氧菌总数≤10⁴ CFU/g,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 |
三、检测设备与技术
检测技术 | 设备/试剂 | 检测限 | 适用场景 | 优缺点 |
高效液相色谱(HPLC) | 安捷伦1260 Infinity II(DAD检测器) | 黄芩苷:0.01 μg/mL | 有效成分(黄酮、皂苷)定量分析 | 高精度,需复杂前处理 |
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(GC-MS) | 岛津GCMS-QP2020 NX | 有机氯农药:0.001 mg/kg | 农残、挥发油成分检测 | 多残留筛查,但需衍生化步骤 |
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(ICP-MS) | 珀金埃尔默NexION 350D | 铅:0.001 μg/g |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全分析 | 多元素联检,设备昂贵 |
实时荧光PCR | 赛默飞QuantStudio 5 | DNA浓度:0.1 ng/μL | 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(ITS2、psbA-trnH) | 快速鉴别真伪,需引物设计优化 |
薄层色谱(TLC) | 默克HPTLC板(硅胶GF254) | 斑点检出限:0.1 μg | 快速定性分析(如大黄蒽醌类鉴别) | 成本低,但分辨率有限 |
超高效液相色谱-串联质谱(UHPLC-MS/MS) | 沃特世Xevo TQ-S micro | 黄曲霉毒素B1:0.1 μg/kg | 痕量真菌毒素检测 | 高灵敏度,前处理要求高 |
四、检测流程
1. 采样与样品制备
· 中药材采样:按《中国药典》0401通则“四分法”取样(如整批药材缩分至200 g检测样)。
· 样品粉碎:采用高速粉碎机(过三号筛,粒径≤355 μm)均匀化处理。
2. 前处理
· 有效成分提取:超声辅助提取(如黄芪甲苷:70%甲醇,30分钟)。
· 农残净化:QuEChERS法(乙腈提取+PSA/C18净化)。
· 重金属消解:微波消解(硝酸+双氧水,180℃×30分钟)。
3. 仪器分析
· HPLC检测(以黄芩苷为例):
1. 色谱条件:C18柱(4.6×250 mm,5 μm),流动相乙腈-0.1%磷酸梯度洗脱。
2. 检测波长:276 nm,外标法定量。
· DNA条形码鉴定:
3. DNA提取:CTAB法提取药材基因组DNA。
4. PCR扩增:扩增ITS2片段(引物ITS2F/ITS3R),测序后与GenBank数据库比对。
4. 数据验证与报告
· 计算有效成分含量(如丹参酮ⅡA≥0.2%),对比药典标准。
· 生成报告,标注超标项(如黄曲霉毒素B1检出8 μg/kg)及整改建议。
五、费用与周期
检测项目 | 费用范围 | 检测周期 |
有效成分定量(HPLC) | 800-2000元/样 | 3-5个工作日 |
农残筛查(GC-MS) | 1500-4000元/样(55项) | 5-7个工作日 |
重金属全项(ICP-MS) | 1200-3000元/样(5项) | 3-5个工作日 |
DNA条形码鉴定 | 500-1500元/样 | 2-4个工作日 |
黄曲霉毒素检测(UHPLC-MS/MS) | 2000-5000元/样 | 5-7个工作日 |
微生物限度检测 | 600-1200元/样 | 3-5个工作日 |
六、实际应用
1. 中药材真伪鉴别
· 川贝母鉴定:DNA条形码比对ITS2序列,确认正品为百合科川贝母(Fritillaria cirrhosa)。
· 冬虫夏草掺假:显微鉴别发现掺杂亚香棒虫草,HPLC检测虫草素含量不足正品10%。
2. 农残超标整改
· 菊花中六六六超标:GC-MS检出总六六六0.5 mg/kg(限值0.2 mg/kg),追溯为土壤残留,改有机种植后达标。
3. 重金属污染控制
· 丹参镉超标:ICP-MS检测镉0.4 ppm(限值0.3 ppm),溯源为种植区工业污染,迁移种植基地后合格。
4. 中成药质量一致性评价
· 连花清瘟胶囊:HPLC验证连翘苷≥0.15%,确保多批次质量稳定。
七、注意事项
1. 采样代表性:
· 矿物药(如朱砂)需多点采样,避免成分分布不均。
2. 方法适用性验证:
· 前处理需针对不同基质(如油脂含量高的种子类药材)优化提取效率。
3. 法规动态跟踪:
· 关注《中国药典》增补本更新(如2023年新增33种禁用农药)。
4. 数据溯源:
· 检测原始数据(如HPLC色谱图、测序文件)存档≥6年。